时间:2017-06-15
导读:人们常说的“心脏支架手术”,学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英文名【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缩写为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PCI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堵塞血管开通最有效的方法。
一、医院及医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可以做PCI手术?① 患者住院90分钟内能实施PCI手术;② 心导管室每年实施PCI > 100例,并具备心外科待命的条件;③ 做手术的医生每年独立实施PCI > 30例;④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成功率在90%以上;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可以进行PCI手术的医院资质审核很严格,对可以操作PCI手术的医生资质要求同样严格。因此需要进行PCI手术的患者只要选择了正规有资质的医院都可以放心的进行手术。
二、PCI手术的患者类型①稳定型心绞痛经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狭窄的血管供应中到大面积处于危险中的存活心肌的患者。②有轻度心绞痛症状或无症状但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明确,狭窄病变显著,病变血管供应中到大面积存活心肌的患者。③介入治疗后心绞痛复发,官腔再狭窄的患者。④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内;或发病12~24小时以内,并且有严重心力衰竭和(或)血流动力学或心电不稳定和(或)有持续严重心肌缺血证据者可行急诊PCI。⑤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的患者。包括扩张旁路移植血管的狭窄处、吻合口远端的病变或冠状动脉新发生的病变。⑥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未能未定;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1mm、持续时间>20分钟,或血肌钙蛋白升高的患者。
PCI手术策略分类根据患者就诊时机以及初始治疗的不同程度实施不同的治疗策略。
1.直接PCI
是开通血管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但直接PCI,不仅要求医生持有国家授予的资质和具备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而且要求医院也必须具有相关设备和综合抢救能力。
适合哪些患者:
①急性心肌梗死发作12小时以内并且有持续新发的ST段抬高的患者,特别是对于有溶栓禁忌的患者,应直接施行PCI手术;
② 对于发病超过12小时,但仍有缺血症状、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也建议直接施行PCI手术。而对于发病已超过12小时,且无缺血症状的患者,则不建议施行PCI手术。
优势:通过“直接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下降,具有的创伤小、恢复快、发现病变直观、疗效确切等特点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2.转运PCI
首诊医院无行直接PCI的条件,而患者不能立即溶栓,则转至具备PCI条件的医院行直接PCI。将患者从非PCI医院转运到PCI医院的时间延迟不超过120分钟,理想时间是90分钟。
3.补救PCI
溶栓治疗后仍有明显胸痛,抬高的ST段无明显降低者,应尽快进行冠脉造影,如果血流动力检查(TIMI) 0~Ⅱ级,说明相关动脉未再通,宜立即实行补救PCI。
4.易化PCI
即溶栓治疗再通者的PCI。溶栓成功后有指征实施急诊血管造影,必要时进行梗死相关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可缓解重度残余狭窄导致的心肌缺血,降低再梗死的发生;溶栓成功后稳定的患者,实施血管造影的最佳时机是3~24小时。
2015年中国冠心病介入数据
第十九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上,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PCI共567583例。
患者特征:
平均年龄62岁,男性占73%,前几位危险因素为:高血压(45%)、吸烟(21%)高血脂(21%)、糖尿病(15%)。
死亡率:
近年来,我国PCI死亡率呈稳步下降趋势,2015年仅为0.21%。